Google推出Opal工具,用自然语言轻松构建AI应用无须编写代码
发布时间:2025-07-25 12:02:51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29 次
谷歌实验室(Google Labs)正式宣布推出其最新实验性项目——Opal,一款革命性的无代码AI应用开发工具。这一工具以自然语言为核心,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快速创建和分享AI驱动的“迷你应用”(mini-apps),无需编写一行代码。
Opal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将自然语言处理与可视化编辑相结合。用户只需通过文字、图像或视频提示描述应用需求,Opal即可自动生成相应的AI工作流,并调用谷歌的Gemini模型完成任务。生成的工作流以可视化界面呈现,用户可以轻松查看、修改每一步的提示和指令,极大地降低了AI应用开发的门槛。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描述“将照片转换为Minecraft风格”来快速生成一个图像处理应用。Opal不仅支持简单的创意任务,还能处理复杂的多步骤工作流,适用于数字艺术、内容创作、数据处理等多个场景。这种灵活性使其成为从个人创意者到专业开发者的理想工具。
Opal的推出被认为是谷歌对无代码开发趋势的积极响应。与微软的Power Platform和Co pilot Studio等工具相比,Opal通过“迷你应用”的定位,明确聚焦于轻量级、快速迭代的AI应用开发。社交媒体上的反馈显示,用户对Opal的直观界面和快速生成能力表示赞赏,认为其与ComfyUI等工具在创意工作流上有相似之处,但操作更为简便。
目前,Opal处于美国地区限定公测阶段,谷歌实验室表示将根据用户反馈持续优化功能。未来,Opal有望扩展到更多地区,并支持更广泛的AI模型和工具集成。
Opal的目标不仅是技术开发者,还包括非技术背景的用户。无论是生成个性化图像、编写自动化脚本,还是创建交互式AI聊天工具,Opal都能通过其强大的AI后端支持快速实现。社交媒体上已有用户分享了Opal在快速原型设计和创意实验中的应用案例,显示出其在教育、营销和娱乐领域的潜力。
此外,Opal的云端支持允许用户将生成的应用分享给他人,进一步推动了协作和创新。谷歌实验室强调,Opal旨在“让AI技术触手可及”,为用户提供一个探索人工智能可能性的开放平台。
谷歌刚刚推出了一款名为 Opal 的实验性工具,主打“零代码、自然语言驱动”的 AI 应用构建体验,目前在美国地区开放公开测试。
一句话总结
只要会说、会写,就能用 Opal 在几分钟内把想法变成一个可运行、可分享的 AI 小程序。
核心亮点
能力 | 说明 |
---|---|
自然语言 → 应用 | 用一句话描述需求,Opal 自动拆成可视化工作流,并调用合适的谷歌 AI 模型完成任务。 |
完全零代码 | 没有编程门槛;拖拉节点、改提示词或在对话框里说一句“把这段写得更正式”,即可完成二次编辑。 |
模板 + 复用 | 内置“内容总结器”“客户回复助手”“文案润色器”等起步模板,点一下“Remix”即可改成自己的版本。 |
一键分享 & 协作 | 生成 URL 即可公开或受限分享,别人点开即用,类似 Notion 或 Figma 的协作体验。 |
全谷歌 AI 能力一站式 | 背后直接调用 Gemini 等 Google 模型,无需关心 API、密钥、算力。 |
典型场景举例
-
职场:日报生成器、会议纪要助手、HR 求职信生成器
-
内容创作:SEO 标题生成、多语言润色、社交媒体文案助手
-
教育:教师自定义写作批改机器人、口语练习打分器
-
产品验证:用 10 分钟做出可点可演示的 AI 产品原型,快速用户测试
如何尝鲜
-
打开 opal.google.com(需美国 IP)
-
登录 Google 账号 → 点击 “Create with Opal”
-
输入一句需求 → 系统自动生成工作流 → 微调 → 发布链接
未来展望
Google Labs 表示将继续扩展模型种类、接入 Workspace 生态,并加入更复杂的条件判断、权限管理等高级功能。
一句话:Opal 把 AI 应用从“程序员专属”变成了“全民可写”,让创意直接落地,无需等待开发排期。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