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小学将全面推行AI教育,2025 秋季学期正式实施
发布时间:2025-04-09 18:12:56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32 次
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根据计划,从2025秋季学期开始,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在四年级和八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地方课程。
该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为此,天津市将在2025年春季学期先行试点,选取部分区域和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以总结经验,为全市推广做好准备。到2028年,预计将在全市中小学校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建立一个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时代需求的高标准、高质量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
根据实施意见,小学低年级段将以感知和体验为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则将重点放在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上,逐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则鼓励进行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实践能力。
具体课程安排方面,四年级和八年级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每个年级总计不少于30课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学习人工智能相关模块,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划重点:
🌟2025年秋季学期,天津将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四年级和八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基础》课程。
📚 小学低年级侧重感知体验,高年级和初中注重理解应用,高中鼓励项目创作与应用。
🚀 预计到2028年,天津中小学将基本及人工智能教育,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课程和评价体系。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这一政策旨在提升学生的AI素养,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人才。以下是关键要点:
1. 实施时间表
- 2025年春季学期:先在6所国家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试点,并选取部分区域和学校进行试验。
- 2025年秋季学期: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广人工智能教育。
2. 课程设置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侧重感知和体验AI技术,如接触智能设备、简单编程体验。
- 小学高年级及初中(4-8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地方课程,每周1课时,每学年不少于30课时,侧重理解和应用AI技术。
- 高中阶段: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基础上,增加AI选择性必修模块,鼓励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3. 目标与规划
- 到2028年,全市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形成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体现天津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
- 通过产学研结合,联合高校、企业等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4. 背景与意义
- 该政策响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旨在培养未来AI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天津此前已在部分学校试点AI教育(如南开大学附中、天津一中),积累了经验。
这一举措标志着天津在中小学科技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预计将对全国AI教育的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上一篇: 人工智能如何推动边缘计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