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DeepSeek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
DeepSeek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
发布时间:2025-04-02 15:42:12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21 次
缅甸发生中部地震后,中国驻缅甸使馆称,前方在使用基于DeepSeek紧急开发的中缅英互译系统,据了解,该系统是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和北京语言大学迅速组建的语言服务支持团队,利用DeepSeek在仅仅七小时内开发出来的,至今缅甸已有700余人持续使用该平台,这也是中国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 。
“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是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应急管理部等部委指导成立的公益联盟组织,主要任务是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及国家其他领域重要工作中急需克服的语言障碍,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手语、盲文、外国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语言服务,是国家语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次通过语言技术服务国际救援,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作用。
DeepSeek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

近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灾情严峻。在救援行动中,语言不通成为了一个巨大难题,影响了救援效率。关键时刻,DeepSeek大模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相关情况:
紧急开发中缅英互译系统
- 开发背景:地震发生后,中国救援队赶赴缅甸震区,但面临与当地救援者、国际医疗团队沟通困难的问题,急需一套高效的翻译系统。
- 开发过程: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和北京语言大学迅速组建语言服务支持团队,利用DeepSeek大模型,在短短7小时内紧急开发出一套中缅英三语互译系统,24小时内直接投入实战,700余名中缅救援人员同步使用,打通了灾区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
系统特点与优势
- 高效开发:通常,研发一套专业翻译系统至少需要数月,但此次团队采用AI预训练+紧急调优模式,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 3小时整合缅甸语(含方言变体)语料库。
- 2小时优化DeepSeek多语言处理模块。
- 2小时完成实战压力测试并部署云端。
- 精准翻译:系统特别强化了应急救援专用术语识别能力,能准确区分“伤员分级(urgent/stable)”等医疗术语,自动识别地方口音(如缅甸掸邦方言),还支持语音实时转译,解放救援人员双手。
- 稳定运行:过去,国际救援多依赖谷歌翻译等工具,但面临专业术语缺失、离线环境失效等问题。这次DeepSeek在无网络条件下依然稳定运行,被外媒称为“来自东方的科技奇迹”。
后续计划
开发者表示,在缅甸救援结束后,会把这个平台开源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并使用,帮助到更多需要它的救援队。
DeepSeek此次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7小时攻克语言难关,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展现了中国大模型技术在国际救援领域的巨大潜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