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的研究揭示:采用 AI 写作助手可能减弱大脑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3 10:21:00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7 次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如 ChatGPT)进行写作任务可能导致大脑活跃度降低。该研究标题为《你在使用 ChatGPT 时的大脑:使用 AI 助手进行论文写作任务时的认知债务累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为三组进行实验:一组仅使用自己的大脑,另一组使用搜索引擎,最后一组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例如 ChatGPT。通过脑电图(EEG)技术,研究者测量了参与者在写作任务中的大脑活动,观察神经元的激活情况。同时,研究人员还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了参与者的论文,并对其进行评估,评判其记忆回忆能力。
参与者在四次实验中被调换到不同组别,以探讨不同写作模式对其大脑活动、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回忆测试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组参与者的神经连接模式明显不同,反映出不同的认知策略。使用 AI 工具的参与者在脑电活动和其他测试中的表现相对较差。
研究指出,随着 AI 工具使用的增加,脑部活动逐渐减少。结果显示,单靠思考的组别在神经网络方面展现出最强的连接,而使用搜索引擎的组别表现居中,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的组别则表现最弱。研究者强调,LLM 组的参与者在写完论文后无法准确引用刚刚撰写的内容。
此外,英语教师们表示,使用 AI 写的论文在语言和结构上近乎完美,但却缺乏个人色彩,显得 “灵魂缺失”。综上所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使用 AI 写作工具会对大脑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社会正在朝着人工智能通用智能(AGI)或超智能的方向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可能帮助我们解决重大科学和工程挑战,但目前依赖这些 AI 工具或许正在损害个体的脑功能。
划重点:
🧠 研究显示,使用 AI 工具写作导致大脑活动显著减少。
📉 使用 AI 的参与者在记忆回忆能力和写作表现上落后于不使用 AI 的参与者。
📝 教师们认为 AI 生成的论文缺乏个人情感和深度,表现出 “灵魂缺失”。
2025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发布了一项研究,发现使用AI写作工具可能会降低大脑活跃度。研究将54名18至39岁的参与者分为三组,分别使用OpenAI的ChatGPT、谷歌搜索引擎和完全依靠自己的大脑来撰写SAT作文。研究人员通过脑电图(EEG)记录了参与者在写作过程中大脑32个区域的活动。
结果显示,使用ChatGPT的参与者大脑活跃度最低,在神经、语言及行为表现上也最差。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组的写作积极性明显下降,到后期多数人只是简单复制粘贴。而完全依靠大脑写作的参与者,其大脑活动最为活跃。此外,当使用ChatGPT的参与者在后续实验中切换到独立写作时,他们普遍出现了大脑反应变慢、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
研究还发现,使用ChatGPT的参与者对文章的“拥有感”显著低于独立写作的参与者,许多表示“这像是ChatGPT写的,不是我写的”。这表明过度依赖AI写作工具不仅会降低大脑活跃度,还可能削弱学习主体性与心理参与感。
不过,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样本规模也有限,因此其结论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