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微信:视频号开展不当使用AI工具进行直播行为专项治理

微信:视频号开展不当使用AI工具进行直播行为专项治理

发布时间:2025-04-10 09:07:37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15 次

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发布公告称,近期平台巡查发现部分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不正当使用AI工具进行违规直播,存在误导观众、侵犯他人肖像权等风险,违反了《微信视频号运营规范》和《微信视频号直播行为规范》,扰乱了平台健康的生态环境。平台将对不当使用AI的直播间按照违规程度分别予以相应处罚,处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弹窗提醒、减少推荐、中断直播、禁播、清空或扣除信用分。
具体违规案例包括:利用AI技术换脸冒充他人(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知名人士),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主播在分享金融、法律、医疗等行业内容之前,应先申请对应的直播资质,已完成资质申请的主播,若在直播中使用AI工具改变面部形象,导致出镜人与资质申请时的身份核验不一致,将构成违规行为;在直播间中教学并售卖如何利用AI技术实施不正当的直播/获客/牟利的课程。
平台倡导利用AI技术辅助人工提升效率和优化工作,但坚决抵制利用AI技术进行不正当牟利或侵犯他人权益等违规行为。如果用户在观看视频号直播的过程中,发现相关的违规行为,可通过直播间右上角“分享”按钮中的“投诉”进行投诉,平台将会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平台非常重视用户的投诉,并将努力维护视频号直播平台的良好秩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观看体验。

微信:视频号开展不当使用AI工具进行直播行为专项治理

微信视频号近期加强了对AI工具在直播中的使用规范,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非真人直播、数字人带货等违规行为。以下是关键信息整理:

1. 专项治理的核心内容

  • 禁止数字人/虚拟人直播:视频号明确将“使用插件、AI工具生成虚拟形象进行直播”列为违规行为,包括数字人直播带货、虚拟主播互动等。
  • 打击低质量内容:涉及“挂机录播”、AI生成的非实时直播内容,以及售卖虚拟人代播软件等行为,均被纳入治理范围。
  • 分级处罚机制:根据违规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包括:
    • 减少直播推荐或账号曝光;
    • 限制直播带货能力;
    • 情节严重者直接封禁账号。

2. 治理背景与行业对比

  • 视频号强调“真人互动”: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鼓励数字人直播不同,视频号更注重社交属性,认为AI虚拟主播缺乏情感互动,可能降低用户体验。
  • 行业分化明显
    • 抖音、快手:虽未完全禁止,但要求虚拟主播实名备案,并显著标识AI生成内容。
    • 京东、淘宝:积极布局AI数字人直播(如“AI刘强东”),以提升带货效率。

3. 治理的影响与未来趋势

  • 净化直播生态:减少低质、虚假宣传内容,提升用户信任度。
  • 倒逼内容升级:主播需回归真人互动,增强直播真实性与情感价值。
  • 技术合规挑战:未来AI直播可能需结合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如动态监测、人工复核等。

此次治理凸显微信视频号在社交电商与内容合规之间的平衡,短期内可能抑制AI直播的野蛮生长,但长期或推动行业向更规范、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