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能源警报:AI 中心电力需求波动或对全球电力稳定构成风险
发布时间:2025-07-04 15:12:11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13 次
近日,世界最大变压器制造商日立能源的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斯・施里伦贝克(Andreas Schierenbeck)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随着大科技公司在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时电力需求的激增,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限制这种波动,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
施里伦贝克表示,AI 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波动极其剧烈,这与传统办公数据中心截然不同。他解释说,在启动 AI 算法进行数据处理时,电力需求可能在几秒钟内激增,使用量达到平时的十倍。他强调,没有任何其他行业会被允许如此不稳定地使用电力,像冶炼厂在开始时就必须提前通知电力公司。他呼吁政府应该对数据中心实施类似的规则,以确保电力的合理利用。
AI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的主要担忧在于其对电网的影响。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翻倍,达到945太瓦时,这一数字超过了整个日本目前的电力使用量。由于对电力网络影响的担忧,爱尔兰和荷兰等国已经限制了新数据中心的发展。
与此同时,分析师指出,尽管 AI 对电力的需求较高,但如果科技公司设定一个最大功率限制,并在可再生能源充足时安排训练工作,AI 的电力需求反而可以帮助稳定电网。日立能源自2020年由 ABB 电力网收购而成立,目前正面临全球变压器短缺的挑战。施里伦贝克估计,这一短缺现象可能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缓解,而日立能源目前的订单积压额达430亿美元,较三年前的140亿美元大幅上升。
他还提到,制造重达数百吨变压器所需的专业承包商短缺,使得工厂扩建进展缓慢,从而限制了行业更快跟上需求的能力。为了满足电力公司和电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订单,日立能源计划在2027年前投资60亿美元以提高生产能力,并招聘1.5万名员工。施里伦贝克预计,尤其是在欧洲,随着汽车和化工行业的工程师被裁员,这些岗位将很容易填补。
划重点:
⚡️ 大科技公司 AI 中心的电力需求波动严重,施里伦贝克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
🌍 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预计到2030年将翻倍,影响电网的稳定性。
🏭 日立能源计划投资60亿美元提升生产能力,缓解全球变压器短缺。
日立能源警告称,AI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波动可能威胁全球电力供应稳定,以下是具体介绍:
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特点
-
用电量大:A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成式AI,对算力需求巨大,大型数据中心作为其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电力的需求量也极为可观。例如,全球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和人工智能科技引领者,如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正在北美地区加速投资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云端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算力需求。
-
需求波动大:AI训练等过程会导致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波动。如在进行大规模模型训练时,用电量会急剧上升,而在非训练时段,用电量则会相对降低。
对全球电力供应稳定的影响
-
电网设备供应紧张:AI数据中心的大量建设与运行,使得对变压器等电网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变压器的制造过程复杂,产能扩张难度极高,导致市场上变压器的供应陷入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以前订货后6到8个月就可以收到变压器,而现在则需要等待3到4年,这使得电网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电网运行压力增大:电力需求的大幅波动会增加电网的运行难度和复杂性。当AI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突然增加时,可能会导致电网局部过载,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用电。此外,频繁的电力需求波动还可能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冲击,增加电网故障的风险。
-
基础设施项目延误:由于变压器等关键电网设备供应不足,一些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可能会被迫推迟。这不仅会影响电力供应能力的提升,还可能导致其他依赖电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受到阻碍。
应对措施
-
技术创新:研发更高效、更节能的数据中心技术,降低单位算力的能耗。同时,探索新的电力存储和调节技术,以更好地应对电力需求的波动。
-
基础设施升级:加大对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提升电网的容量和灵活性。例如,日立能源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60亿美元,并新招1.5万名员工,以扩大产能并推动电网其他关键服务的发展。
-
政策支持与规划:政府应加强对AI数据中心建设和电力供应的规划与管理,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数据中心合理布局,避免过度集中对局部电网造成过大压力。同时,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升级。
-
能源结构优化: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但在供应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挑战。因此,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加强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以满足AI数据中心等对稳定电力的需求。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