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全新1.5版豆包深度思维模块在边缘大模型网关启动,提供免费数百万Tokens领取机会

全新1.5版豆包深度思维模块在边缘大模型网关启动,提供免费数百万Tokens领取机会

发布时间:2025-04-25 14:58:09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16 次

4月25日,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宣布,其最新发布的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已全面上线边缘大模型网关,并为用户提供高达500万tokens的免费使用额度,这一举措在AI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是火山引擎推出的高性能AI模型,它在数学、代码和科学等专业领域的推理任务中表现卓越,已达到或接近全球顶尖水平。该模型不仅在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在创意写作等非推理任务中也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能够应对更广泛和复杂的使用场景。此次发布的豆包1.5包含两个版本:一个是推理能力更强的大语言模型Doubao-1.5-thinking-pro,另一个是支持视觉推理的多模态版本。
火山引擎边缘大模型网关为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用户现在可以在边缘大模型网关上使用豆包全系列模型,并享受200万tokens的免费额度。此外,如果用户在网关访问密钥中使用了新增的豆包大模型,还可以申请将免费额度提升至500万tokens。
边缘大模型网关通过一个API接口,使用户能够访问多家大模型提供商的模型与智能体。它利用遍布全球的边缘计算节点,实现就近调用,从而提高模型访问速度,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快速、可靠的AI服务体验。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用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一是直接使用边缘大模型网关预置的模型;二是将第三方模型平台的密钥纳管至边缘大模型网关,通过网关访问密钥进行模型调用。
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采用了MoE架构,总参数达到200B,激活参数仅为20B,这使得它在训练和推理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该模型基于高效算法,能够提供极高的并发承载能力,同时实现20毫秒的极低延迟。此外,深度思考和视觉理解的复合能力,让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在解决问题时更加高效。
通过边缘大模型网关调用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用户可以享受加速调用、控制成本、自动重试和故障转移等优势。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还降低了运维成本,确保了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目前,火山引擎边缘大模型网关已适配100多种主流大模型及智能体。为了推广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边缘大模型网关推出了特惠活动。用户在网关创建访问密钥并关联最新的豆包模型后,即可申请将免费额度提升至500万tokens。
火山引擎的这一举措不仅为AI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也为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边缘大模型网关,用户可以更便捷地使用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推动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全新1.5版豆包深度思维模块在边缘大模型网关启动,提供免费数百万Tokens领取机会

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已经于2025年4月17日上线火山引擎边缘大模型网关。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免费的Tokens:

免费额度获取方式

  1. 登录边缘大模型网关控制台:访问边缘大模型网关控制台,创建网关访问密钥,即可获得200万免费Tokens。

  2. 关联豆包1.5模型:在已经创建的网关访问密钥中,关联带有“NEW”标识的最新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即可申请将免费额度提升至500万Tokens。

  3. 提交扩容申请:登录火山配额中心,选择“ai-gateway-token-limit”提交申请,说明需要配置免费额度的网关访问密钥ID,选择额度至500万。详细指导说明可参考火山引擎文档

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特点

  • 强大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科学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达到或接近全球顶尖水平。同时在创意写作等非推理任务中也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

  • 低延迟与高并发: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达200B,激活参数仅20B,具备显著的训练和推理成本优势。模型提供20毫秒的极低延迟,适合高并发场景。

  • 多模态交互:支持视觉理解,能够处理图像和视频信息,结合文字和视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调用优势

通过边缘大模型网关调用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用户可以享受以下优势:

  • 加速调用:基于端侧请求发起位置,将请求就近路由到网络延时最低的节点,加速模型响应速度。

  • 控制成本:利用边缘缓存机制,减少模型调用请求的回源次数,降低调用成本。

  • 自动重试:当请求调用超时或失败时,可自动重试,降低手动运维成本。

  • 故障转移:当单个模型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同类型下的备用模型,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火山引擎边缘大模型网关已适配100多种主流大模型及智能体,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AI服务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