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AI激增!预测10年或消耗海量电力,开支激增至数百亿美元级别
发布时间:2025-04-25 10:05:40 | 责任编辑:张毅 | 浏览量:6 次
近日,一项由乔治城大学、Epoch AI 和兰德公司研究人员进行的新研究警告称,如果当前趋势持续,用于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将在未来十年内面临爆炸式增长,其芯片数量可能达到数百万个,耗资数千亿美元,并需要相当于大型城市电网的电力供应。
该研究分析了2019年至今全球500多个 AI 数据中心项目的数据,揭示了惊人的增长轨迹。尽管数据中心的计算性能每年增长超过一倍,但其电力需求和资本支出也在同步攀升。研究人员指出,未来十年构建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将面临严峻挑战。
OpenAI 近期披露,全球约10% 的人口正在使用其 ChatGPT 平台,并计划与软银等公司合作,筹集高达5000亿美元在美国及其他地区建设 AI 数据中心网络。与此同时,微软、谷歌和 AWS 等科技巨头也已承诺在今年投入数亿美元以扩大其数据中心规模。
研究报告显示,以 xAI 的 Colossus 为例,其硬件成本约为70亿美元,在2019年至2025年间每年增长1.9倍,而同期电力需求每年增长2倍。Colossus 的耗电量估计高达300兆瓦,相当于25万户家庭的用电量。研究预测,到2030年6月,领先的 AI 数据中心可能拥有200万个人工智能芯片,耗资高达2000亿美元,电力需求将达到9吉瓦,相当于九座核反应堆的发电量。
尽管过去五年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显著提升,每瓦计算性能每年增长1.34倍,但这些改进仍无法完全抵消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富国银行的分析也指出,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预计将增长20%,这可能对依赖可再生能源的电网构成巨大压力,并可能刺激对化石燃料等非再生能源的依赖。
除了电力需求,AI 数据中心还带来其他环境和经济问题,包括高耗水量、占用土地资源以及可能侵蚀地方税收。非营利组织“好工作第一”的研究估计,由于过于慷慨的激励措施,至少有10个州每年因数据中心损失超过1亿美元的税收。
当然,研究人员也承认这些预测存在不确定性。Cowen 分析师在4月中旬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数据中心市场可能在2025年初出现“降温”,这反映了行业对不可持续扩张的担忧。近期,AWS 和微软等超大规模企业也已撤回部分数据中心项目。
以下是关于“警惕AI扩张,十年内或吞噬巨量电力,成本飙升至数千亿美元”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AI扩张带来的电力需求增长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飙升: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是现有水平的两倍以上。其中,AI优化的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更是将超过目前的四倍。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达415太瓦时,占据全球总用电量的1.5%,与英国全年用电量相当。
-
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高能耗:以OpenAI的ChatGPT为例,其每天消耗约50万千瓦时电力,相当于2万个美国家庭的日均用电量。而训练大语言模型GPT-4时,完成一次训练需要约三个月时间,使用大约25000块英伟达A100 GPU,一次训练就用了2.4亿度电。
-
芯片制造环节的能耗增长:绿色和平组织报告显示,2023至2024年间,全球AI芯片制造电力消耗增长350%,到2030年可能较2023年增长170倍。
AI扩张带来的成本增长
-
硬件成本:以xAI的Colossus为例,其硬件成本约为70亿美元,在2019年至2025年间每年增长1.9倍。而到2030年6月,领先的AI数据中心可能拥有200万个人工智能芯片,耗资高达2000亿美元。
-
电力成本:随着AI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激增,电力成本也将大幅上升。富国银行的分析指出,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预计将增长20%,这可能对依赖可再生能源的电网构成巨大压力,并可能刺激对化石燃料等非再生能源的依赖。
面对AI扩张的应对措施
-
技术创新:液冷散热、低功耗芯片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功耗。例如,英伟达的AI芯片能效曲线呈现指数级跃迁,其2024年推出的B100芯片在同等任务下的能耗仅为A100芯片的1/8。
-
能源结构优化:全球能源供给结构正呈现多元化趋势,可再生能源将满足近一半的新增用电需求,天然气和煤炭紧随其后。同时,AI技术也有望用于优化电网调度、提升能源效率及降低排放。
-
政策引导和监管: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对AI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扩张和浪费。例如,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限制,并要求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预测的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的预测显示AI扩张将带来巨大的电力需求和成本增长,但这些预测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数据中心市场可能在2025年初出现“降温”,这反映了行业对不可持续扩张的担忧。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优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力需求和成本的压力。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上一篇: AIGC能否分析金融报表并生成投资建议?
下一篇: AI是否能自动撰写新闻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