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推出iPhone 17系列,缺乏AI功能引行业热议
发布时间:2025-09-10 09:47:39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29 次
苹果公司周二在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iPhone17系列产品线,包括iPhone17、17Pro、17Pro Max以及全新的超薄版本iPhone Air。这款采用"Air"命名的新机型延续了苹果在MacBook Air和iPad Air产品上的轻薄设计理念,同时也回应了智能手机行业此前对超薄设计的追求。
iPhone Air的命名策略旨在强调产品的轻薄特性,并与苹果其他"Air"系列产品形成呼应,这些产品通常以轻便和相对较低的价格定位著称。然而,在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设备的物理尺寸已不再是最关键的竞争要素,软件功能和AI能力才是消费者更加关注的焦点。
在AI技术应用方面,苹果在此次发布会上的表现相对有限。公司仅在少数几个场合提及AI技术,主要是重申了今年6月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已经发布的功能更新,如Visual Intelligence和设备端AI模型,以及在摄像头升级中的部分AI应用,比如iPhone17前置摄像头的Center Stage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会上最引人注目的AI应用并非手机功能升级,而是即将应用于AirPods3的AI驱动实时翻译功能。更令人意外的是,苹果在整场发布会中完全没有提及Siri语音助手,无论是AI增强版本还是传统版本。
这种AI功能的相对缺失引发了业界对苹果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地位的担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谷歌上个月刚刚发布了搭载最新AI技术的Pixel10Android手机,而iPhone用户仍在等待AI增强版Siri的到来,该功能已被推迟至2026年发布。
目前,苹果仅发布了一些基础级别的AI功能,包括AI写作工具、文本摘要、生成式AI图像(部分用户反映质量不佳)、实时翻译、视觉搜索和Genmoji等功能。然而,能够理解广泛问题范围且无需依赖ChatGPT的数字助手,或者能够从iPhone应用中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的智能助手仍未问世。
据最近报道,苹果正在寻求第三方合作以在AI竞赛中追赶对手。AI增强版Siri可能会在底层运行其他公司的技术,如谷歌的Gemini。
乍看之下,这种延迟加上依赖第三方技术的决定似乎对苹果来说是个坏消息。然而,苹果选择外包部分手机AI技术的策略实际上可能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
当前的iPhone用户经常用谷歌的服务替代苹果的原生应用,比如选择Gmail而非苹果邮件,使用Google Drive和Docs而非iWork套件,选择Google Maps和Chrome而非Apple Maps和Safari。当用户需要网络搜索时,他们更倾向于使用Google搜索应用,而非苹果内置的Spotlight搜索功能。基于这种使用习惯,用户同样应该有权选择使用谷歌的AI技术。
如果苹果确实通过第三方合作将AI技术集成到设备中,这对iPhone用户来说可能是更大的胜利。这意味着高性能的AI技术将更加原生地集成到设备中,提供更加无缝的用户体验,让AI功能更好地融入iPhone体验本身,而非仅仅运行独立的AI应用。同时,苹果无需大量投资于AI竞赛所需的基础设施,这对公司本已健康的财务状况是有益的。
考虑到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设计策略为苹果留出了灵活空间,可以根据不同AI公司的技术进展调整合作伙伴或扩展支持范围。
对消费者而言,这将带来两全其美的结果:既能享受iPhone的美学设计和硬件品质,又能获得谷歌、Anthropic或OpenAI等公司提供的先进AI技术支持。这种组合对苹果的整体品牌形象也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这种策略还意味着iPhone的外观设计和硬件升级将继续推动销售和用户换机,让苹果能够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制造品质、摄像头改进、隐私保护技术、以及像Liquid Glass这样有意图的软件设计变更,当然还包括超薄手机设计。
苹果可以继续将自己定位为一流的硬件制造商,而非AI设备制造商。客户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样渴望拥有最新的iPhone,同时在选择苹果手机时不必牺牲最新的技术进步。
当然,这种情况只有在苹果选择推出运行第三方AI技术来增强自身技术的Siri版本时才会实现。如果苹果决定仅依靠自己的Apple Intelligence产品而不迅速提升其性能水平,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苹果在AI策略上的选择将对其未来的市场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产品特色的同时满足用户对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将成为苹果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