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BBC研究报告指出:AI被诈骗集团用于生成伪造大屠杀影像,混淆历史真相

BBC研究报告指出:AI被诈骗集团用于生成伪造大屠杀影像,混淆历史真相

发布时间:2025-09-01 12:01:34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4 次

据 BBC 的调查报道,近期发现一个国际网络诈骗团伙在 Facebook 上发布 AI 生成的虚假大屠杀受害者图像,引发了广泛关注。致力于保护大屠杀记忆的组织表示,这些图像让幸存者和他们的家属感到非常痛苦。对此,Meta(Facebook 的母公司)也受到批评,认为其平台让用户将历史惨剧变成了一种 “情感游戏”。
实际上,二战期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只有少数真实照片,而最近几个月,网络上的 AI 诈骗者发布了许多假图像,声称这些是来自集中营的场景,例如一个囚犯在拉小提琴,或者恋人在栅栏边重逢,这些内容吸引了数万次的点赞和分享。奥斯维辛纪念馆发言人帕维尔・萨维基指出:“这里有人在编造故事…… 这是社交媒体上奇怪的情感游戏。” 他强调,这不是游戏,而是需要被铭记的真实历史和痛苦。
BBC 调查发现,这些图像的源头大多来自一个以巴基斯坦为基地的内容创作者网络,他们通过与 Meta 的内容变现计划合作,试图从中获利。一个名为阿卜杜勒・穆吉斯的账户声称通过社交媒体赚取了20,000美元,而其账户在四个月内的内容观看量超过了12亿次。
这些 AI 生成的图像内容质量低劣,通常被称为 “AI 垃圾”,并在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奥斯维辛博物馆在6月发出警告,指出这些账户窃取其发布的内容,通过 AI 模型加工后,往往扭曲历史细节或完全虚构受害者的故事。
不仅如此,随着假图像的增加,奥斯维辛纪念馆的使命也受到威胁,许多人在其 Facebook 帖子下评论称 “这是一张 AI 生成的照片”。一些幸存者和家庭成员对此现象感到困惑和悲伤,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的罗伯特・威廉斯博士表示,他们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感到遗憾。
Meta 方面则表示,虽然他们并不故意鼓励用户发布虚假故事,但其系统奖励高互动的内容。BBC 还发现来自印度、越南、泰国和尼日利亚的 AI 垃圾账户。
尽管有些内容创作者并未直接参与大屠杀图像的制作,但他们在同样的社交媒体群组中活动,认为历史内容是吸引流量的可靠驱动力。随着这些虚假历史图像的泛滥,存在对大屠杀历史真实性的担忧,威廉斯博士呼吁人们应避免极端操控历史的方式。
划重点:
📌 国际诈骗团伙利用 AI 生成虚假大屠杀图像,在 Facebook 上引发争议。
📌 相关组织表示,这种行为让幸存者及家属感到痛苦,破坏了对历史的尊重。
📌 Meta 虽然不鼓励发布虚假内容,但其平台算法导致低质量内容获得高互动,从而促使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BBC研究报告指出:AI被诈骗集团用于生成伪造大屠杀影像,混淆历史真相
根据目前可查到的公开报道,尚未发现 BBC 近期针对“网络诈骗团伙利用 AI 制造虚假大屠杀图像”发布过专门的深度调查报道。不过,有多家媒体(包括香港 01 等)已注意到类似现象:在 2023 年 10 月以来的以色列—哈马斯冲突中,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由 AI 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生成的“婴儿横死”“孩童遗体”等血腥图片,部分图片浏览量高达数百万次,并被不同阵营用来互相指控、操纵舆论

这些伪造影像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画面极度血腥,刻意突出婴儿、孩童遗体,以激发强烈情绪;

  • 细节上存在破绽,例如手指扭曲、光线不自然等 AI 生成痕迹;

  • 常被包装成“最新战地照片”快速传播,短时间内难以溯源。

专家担忧,生成式 AI 大幅降低了伪造成本与门槛,若被有目的地用来歪曲历史记忆或煽动仇恨,可能带来长期且难以修复的社会后果

简言之,目前公开信息更多指向“AI 生成的战争/大屠杀图像被用于舆论操控”,而非“网络诈骗团伙”以金钱收益为核心动机的案件;BBC 是否已就此完成独立调查尚无确切报道。若您看到具体以 BBC 名义发布的调查链接,建议先核对官网域名与记者署名,以防二次伪造。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热门A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