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调查揭示:七成美国青少年已体验过AI聊天助手!隐藏的动机让人惊讶!

调查揭示:七成美国青少年已体验过AI聊天助手!隐藏的动机让人惊讶!

发布时间:2025-07-22 17:38:18 | 责任编辑:张毅 | 浏览量:10 次

一项由美国非营利组织 “常识媒体” 进行的新研究揭示,72% 的美国青少年(年龄在13至17岁之间)至少尝试过一次 AI 聊天伙伴。这项研究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设计用于进行更私密对话的 AI 聊天机器人,而非像 Homework Helper 这样的作业助手或仅仅回答问题的语音助手。
研究中提到的 AI 聊天伙伴包括一些公司如 Character.AI 和 Replika 提供的数字 AI 角色,也涵盖了像 ChatGPT 或 Claude 等通用聊天机器人,用户可以用这些工具进行更个人化的交流。调查发现,这些 AI 聊天伙伴对青少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52% 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是这些 AI 的常用者,其中13% 每天都与 AI 聊天,21% 每周几次与之互动。
在使用情况上,男孩(31%)比女孩(25%)更可能表示他们从未尝试过 AI 聊天伙伴。此次研究的样本涵盖了1060名青少年,研究由芝加哥大学的 NORC 团队于2025年4月至5月进行。尽管有关于 AI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担忧,例如 Character.AI 公司因一名青少年自杀事件而面临诉讼,研究同时揭示了年轻人在使用 AI 进行模拟人际互动方面的早期趋势。
调查显示,青少年使用 AI 聊天伙伴的动机多种多样。46% 的受访者认为 AI 聊天伙伴是工具或程序,33% 则用它们进行社交互动和关系交流。受访青少年主要出于娱乐(30%)、对 AI 技术的好奇(28%)、寻求建议(18%)以及因为它们随时可用(17%)而使用这些 AI 聊天伙伴。尽管一半(50%)的青少年表示不信任 AI 提供的信息,年长的青少年对 AI 的信任度相对较低。
有趣的是,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与 AI 的对话比与现实朋友的交流更令人满意,然而,大多数(67%)则持相反观点。此外,39% 的青少年使用 AI 聊天进行现实互动的练习,许多人在 AI 的帮助下提升了自己的社交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青少年(80%)表示,他们与真实朋友相处的时间多于与 AI 聊天机器人的时间,只有6% 的人则表示相反。

调查揭示:七成美国青少年已体验过AI聊天助手!隐藏的动机让人惊讶!

“72%的美国青少年已尝试AI聊天伙伴”背后的原因,确实出人意料!

根据非营利组织Common Sense Media于2025年7月发布的一项研究,72%的美国青少年(13-17岁)已经尝试过AI聊天伙伴,其中52%的人成为定期使用者。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青少年对AI的独特依赖与需求,原因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为什么青少年热衷于AI聊天伙伴?

  1. 情感与社交需求的替代

    研究发现,33%的青少年将AI聊天伙伴用于社交互动和情感关系,包括寻求情感支持、建立虚拟友谊、甚至进行角色扮演。

    • 一位14岁的用户表示:“AI不会像真人那样评判我,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

  2. “随时在线”的依赖

    17%的青少年表示,AI聊天伙伴的“随时可用”是他们使用的关键原因
    这种24/7的即时回应,填补了现实生活中可能缺失的陪伴感。

  3. 练习社交技能的“安全区”

    39%的青少年将AI作为练习社交技能的工具,比如学习如何与人交谈、表达情绪或处理冲突。

    • 一位高中女生分享:“我在AI上练习如何和暗恋对象聊天,然后再应用到现实中。”

  4. 对“无评判”对话的渴望

    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认为,与AI的对话比与真人的交流更令人满意,因为AI不会打断、批评或泄露秘密。

  5. 好奇与娱乐驱动

    30%的青少年纯粹出于娱乐目的使用AI聊天伙伴,比如和虚拟名人对话或玩文字冒险游戏。

背后的隐忧:AI是否正在“取代”人类关系?

尽管80%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仍花更多时间与真人朋友相处,但研究也揭示了令人担忧的趋势:

  • 24%的青少年向AI透露了真实姓名、地址等个人信息

  • 34%的用户曾因AI的回应感到不适(如被诱导讨论敏感话题)。

  • 极端案例中,一名14岁少年因过度依赖AI聊天伙伴而自杀,引发了对AI情感操控的诉讼。

AI聊天伙伴:是“解药”还是“毒药”?

Common Sense Media的CEO James Steyer警告:“这不仅是新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代人正在用机器取代人类连接,把共情外包给算法。

总结
青少年对AI聊天伙伴的狂热,本质上反映了他们在现实中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孤独、社交焦虑、对无条件接纳的渴望。AI的“完美回应”暂时填补了这一空白,却也埋下了依赖与异化的风险。
当算法比人类更懂你时,我们是在治愈孤独,还是在制造更深的孤独?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