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Builder.ai 创业公司因印度程序员假冒AI技术宣告倒闭,造成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损失

Builder.ai 创业公司因印度程序员假冒AI技术宣告倒闭,造成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损失

发布时间:2025-05-28 12:50:18 | 责任编辑:张毅 | 浏览量:21 次

近日,英国科技初创公司 Builder.ai 因财务问题正式启动破产程序。这家曾被认为是独角兽的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烧光了超过5亿美元的投资资金,背负着对亚马逊8500万美元和微软3000万美元的巨额债务。Builder.ai 的倒闭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在软件开发中的真实应用的反思。
Builder.ai 成立于两年前,迅速在科技圈崭露头角,获得了微软等科技巨头的支持,并在 D 轮融资中成功筹集到2.5亿美元,估值一度接近10亿美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经营问题逐渐暴露。5月20日,Builder.ai 宣布破产,成为业内的一个警示。
公司声称依靠 AI 技术来实现无代码的快速应用开发,目标客户是那些希望轻松创建程序的用户。其核心产品 Natasha 被誉为 “全球首位 AI 产品经理”,旨在帮助客户设计和创建应用。然而,多位前员工的爆料显示,Builder.ai 的实际操作依赖大量人力,所谓的 “AI 驱动开发” 并未实现,开发过程仍需依赖数以万计的低成本程序员来完成。
一名前员工甚至将 Builder.ai 比作 “AI 行业的 Theranos”,指出公司从未交付过一个成功的项目,客户普遍感到失望。内部管理混乱,开发工具效率低下,导致开发者的工作负担加重,许多人因公司拒付工资而面临辞退的风险。CEO Sachin Dev Duggal 在卸任后仍留在董事会,但公司依然无法摆脱财务困境,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
划重点:
- 💔 Builder.ai 宣布破产,背负超过1亿美元债务,曾获微软支持。
- 🤖 公司声称利用 AI 自动开发应用,实则依赖大量低成本开发者。
- ⚠️ 事件揭示虚假宣传的风险,提醒行业需真实应用 AI 技术。

Builder.ai 创业公司因印度程序员假冒AI技术宣告倒闭,造成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损失

英国AI初创公司Builder.ai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宣布破产。这家公司曾估值高达15亿美元,但在被揭露其所谓的“AI驱动开发”实际上是依靠大量印度程序员手动编写代码后,其资金链断裂,最终走向了破产的境地。

破产原因

  1. 虚假宣传:Builder.ai声称其平台通过AI技术实现应用程序的快速无代码构建,但实际上大部分工作是由位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的外包程序员手动完成的。这种“人工冒充AI”的行为被曝光后,投资者信心崩溃。

  2. 财务造假:公司被指长期向投资者虚报营收数据,夸大收入预期。例如,公司曾声称2024年营收将达到2.2亿美元,但实际收入远低于此。

  3. 资金冻结:随着欺诈行为曝光,上一轮投资者冻结了投资账户中的剩余3700万美元,仅留下500万美元,且这笔资金还受限于政府的资金出境规定,无法用于支付工资。

损失情况

  • 债务:公司欠下亚马逊8500万美元和微软3000万美元的债务。

  • 投资损失:包括卡塔尔投资局(QIA)、软银、微软等在内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公司在2016年至2023年间共筹集了超过4.45亿美元的资金,但最终未能实现任何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影响

  • 行业警示:Builder.ai的倒闭被视为AI初创领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倒闭事件,也被称为“AI行业的Theranos”,引发了对AI技术真实应用和初创公司诚信度的反思。

  • 员工与合作伙伴:公司大量外包程序员因未获报酬而面临失业,同时其合作伙伴也遭受了经济损失。

这场事件为整个AI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在面对高估值的科技初创公司时,必须更加谨慎,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误导。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