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Ai技术的监管政策有哪些?

Ai技术的监管政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16 08:42:21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10 次

以下是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针对AI技术的监管政策:

中国

  • 基础法律框架: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基础法律。这些法律对AI研发和使用中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提出了严格要求。

  • 专项管理法规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生成式AI服务提供者对内容进行标识,建立投诉举报机制,涉及个人信息的需取得个人同意。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规范算法推荐服务,要求服务提供者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保护用户权益。

    •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认证,加强对合成内容的管理。

  • 行业监管:在金融、教育等行业,中国也出台了相应规定,如《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规范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立法动向:2023年,《人工智能法》已被列入立法计划并启动起草审议,未来将为AI发展和监管提供更高位阶的法律依据。

欧盟

  • 《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首个全面监管AI的法案,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与伦理审查并行的双重机制,将AI技术依据社会影响程度划分为不可接受风险、高风险、有限风险与最小风险四个等级,对应采取差异化防控策略。

  • 监管机构:设立人工智能办公室,负责协调成员国跨境司法协作、制定技术评估标准,并在必要时实施制裁措施。

美国

  • 《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为AI系统设立了安全有效的系统、算法歧视保护等五项原则。

  • 企业自治与监管协同:美国政府鼓励企业自治,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形式,鼓励公众、企业、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体参与治理。

  • 监管模式:构建国际国内利益相关体的协同治理体系,避免监管对产业发展的阻碍。

其他国家

  • 英国:采取“灵活监管—国际协同”的复合型体系,提出“按比例监管”原则,确立安全性和稳健性、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公平性等五大基准。

  • 日本: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提供不具约束力的指导,依靠私营部门的自愿努力进行自我监管。

  • 以色列:建立三层结构:监管机构、知识中心和制定战略的指导委员会,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鼓励渐进式发展。

总体来看,各国的AI监管政策在注重安全和伦理的同时,也在努力平衡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