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 Labs 发布 Lipsync-2:全球首个零-shot的嘴型同步模型
发布时间:2025-04-08 14:30:37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31 次
人工智能技术公司 Sync Labs 近日通过 Twitter 宣布推出其最新产品 Lipsync-2,这款模型被誉为“全球首个零-shot嘴型同步模型”,无需额外训练或微调即可保留演讲者的独特风格。这一突破性技术在真实感、表现力、控制力、质量和速度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适用于真人视频、动画以及AI生成的内容。
Lipsync-2的创新特性
根据 Sync Labs 在4月1日发布的 Twitter 消息,Lipsync-2的核心亮点在于其“零-shot”能力,即无需针对特定演讲者进行预训练,模型便可即时学习并生成符合其独特说话风格的嘴型同步效果。这一特性颠覆了传统嘴型同步技术对大量训练数据的需求,使得内容创作者能够更高效地应用该技术。
此外,Sync Labs 还透露,Lipsync-2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技术飞跃。无论是真人视频、动画角色,还是AI生成的人物,Lipsync-2都能提供更高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新增控制功能:温度参数
除了零-shot能力,Lipsync-2引入了一项名为“温度”(temperature)的控制功能。这一参数允许用户调节嘴型同步的表现程度,从简洁自然的同步效果到更具夸张表现力的生成效果,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这一功能处于私人测试阶段,仅逐步向付费用户开放。
应用前景:多语言教育与内容创作
Sync Labs 在4月3日的 Twitter 帖子中进一步展示了 Lipsync-2的潜在应用场景,称其“在准确性、风格和表现力上表现出色”,并提出“让每场讲座都能以每种语言呈现”的愿景。这一技术不仅可用于视频翻译和字级编辑,还能助力角色重新动画化,甚至支持逼真的AI用户生成内容(UGC),为教育、娱乐和营销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行业反响与未来期待
Lipsync-2的发布迅速引发了行业关注。Sync Labs 表示,该模型已在 fal 平台上开放体验,用户可通过访问 fal 的模型库一探究竟。自4月1日宣布以来,Twitter 上关于 Lipsync-2的讨论持续升温,许多用户对其跨领域应用的潜力表示期待。
作为人工智能视频技术的先锋企业,Sync Labs 通过 Lipsync-2再次证明了其在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随着该技术的逐步推广,内容创作的门槛或将进一步降低,而观众也将享受到更加自然、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Sync Labs 最近推出了其最新产品 Lipsync-2,这款模型被誉为“全球首个零-shot嘴型同步模型”,无需额外训练或微调即可保留演讲者的独特风格。这一突破性技术在真实感、表现力、控制力、质量和速度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适用于真人视频、动画以及 AI 生成的内容。
Lipsync-2 的创新特性
- 零-shot 能力:无需针对特定演讲者进行预训练,模型便可即时学习并生成符合其独特说话风格的嘴型同步效果。这一特性颠覆了传统嘴型同步技术对大量训练数据的需求,使得内容创作者能够更高效地应用该技术。
- 风格保留:Lipsync-2 能够学习并保留演讲者的独特说话风格,即使在不同语言之间也能保持一致。
- 温度参数控制:新增的“温度”(temperature)参数允许用户调节嘴型同步的表现程度,从简洁自然的同步效果到更具夸张表现力的生成效果,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这一功能处于私人测试阶段,仅逐步向付费用户开放。
- 多语言支持:Lipsync-2 支持多语言翻译和字级编辑,能够助力角色重新动画化,甚至支持逼真的 AI 用户生成内容(UGC),为教育、娱乐和营销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 实时编辑:用户可以利用 Lipsync-2 的实时编辑功能,轻松修改视频中的对话内容,而无需重新拍摄。
应用前景
- 视频翻译:Lipsync-2 可以将视频内容翻译成任何语言,并生成自然的嘴型同步效果。
- 内容创作:创作者可以利用 Lipsync-2 的实时编辑功能,快速修改视频中的对话内容,提高创作效率。
- 动画制作:Lipsync-2 支持从 Pixar 级别的动画到 AI 生成的角色,提供逼真的嘴型同步效果。
- 多语言教育:Lipsync-2 有望让每场讲座都能以每种语言呈现,为多语言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性。
行业反响与未来期待
Lipsync-2 的发布迅速引发了行业关注。Sync Labs 表示,该模型已在 fal 平台上开放体验,用户可通过访问 fal 的模型库进行体验。自 4 月 1 日宣布以来,Twitter 上关于 Lipsync-2 的讨论持续升温,许多用户对其跨领域应用的潜力表示期待。
作为人工智能视频技术的先锋企业,Sync Labs 通过 Lipsync-2 再次证明了其在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随着该技术的逐步推广,内容创作的门槛或将进一步降低,而观众也将享受到更加自然、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