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颠覆就业格局!AI 冲击全球4成岗位,联合国呼吁共享红利,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颠覆就业格局!AI 冲击全球4成岗位,联合国呼吁共享红利,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发布时间:2025-04-07 15:15:06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31 次

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最新报告预测,至2033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飙升至4.8万亿美元,体量堪比德国经济。报告肯定了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力和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潜力,但同时警告,其益处目前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区和企业手中。
报告对自动化引发的就业岗位流失深感担忧,预测人工智能可能影响全球40% 的工作岗位。此外,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本身不具包容性,其经济利益呈现高度集中的趋势。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更有利于资本而非劳动力,可能加剧不平等,削弱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世界经济论坛此前的报告也发出了类似警告。
报告进一步揭示了国家间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平衡。全球40% 的人工智能研发支出集中在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的100家企业手中,科技巨头如苹果、英伟达和微软的市场价值甚至可与整个非洲大陆的 GDP 相匹敌。这种国家和企业层面的主导地位可能进一步扩大技术鸿沟,使众多国家面临落后风险。UNCTAD 指出,全球南方118个国家在主要人工智能治理讨论中缺乏参与。
尽管如此,报告也指出,人工智能不仅会取代工作,通过充分投资于再培训和技能提升,它还能创造新产业并赋能劳动者。为避免发展中国家掉队,它们必须在人工智能的监管和伦理框架制定中拥有话语权。
报告向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系列促包容性增长的建议,包括建立人工智能公开披露机制、共享基础设施、使用开源模型以及开展知识和资源共享倡议。
报告总结强调,人工智能有潜力成为进步、创新和共享繁荣的催化剂,但这需要各国积极塑造其发展轨迹,战略投资、包容性治理和国际合作是确保人工智能惠及所有人、而非加剧现有差距的关键。

颠覆就业格局!AI 冲击全球4成岗位,联合国呼吁共享红利,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机构(UNCTAD)在4月4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预计到2033年,AI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8万亿美元,其市值大致相当于德国的经济规模,成为推动数字转型的重要力量。然而,AI可能对全球40%的工作岗位产生影响,甚至会拉大国家之间的差距。

岗位流失与不平等加剧

报告强调,AI驱动的自动化带来的好处往往更倾向于资本而非劳动力,这可能会加剧不平等现象。具体而言,AI可能导致大量岗位流失,尤其是那些可以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曾发出过类似警告,而世界经济论坛今年1月的研究结果显示,多达41%的雇主计划裁减那些可以被AI取代的岗位上的员工。

全球AI技术鸿沟在扩大

在全球范围内,AI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数据显示,全球企业在AI领域的研发支出中,有40%集中在仅仅100家公司中,这些公司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比如,像苹果、英伟达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其市值可与整个非洲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媲美。这种集中化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技术鸿沟,使许多国家面临落后的风险。另有118个国家——大多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未能参与到有关AI治理的重要讨论中。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在AI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被边缘化,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的不平等现象。

应对建议

为了确保AI的发展能够惠及所有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向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些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建立AI信息公开机制、共享AI基础设施、使用开源AI模型,以及开展共享AI知识和资源的相关举措。报告最后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推动进步、创新和共享繁荣的催化剂,但这只有在各国积极塑造其发展轨迹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战略投资、包容性治理和国际合作是确保人工智能惠及所有人、而不是加剧现有差距的关键。”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