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IDC: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将突破1000亿美元

IDC: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将突破1000亿美元

发布时间:2025-04-07 15:05:05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18 次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将突破1,0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2%。
根据 IDC 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 IT 总投资预计为3,158亿美元,至2028年将增至8,15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9%。而在生成式 AI 方面,全球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以63.8% 的速度增长,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42亿美元,占到整体 AI 市场投资的35%。
中国市场方面,IDC 指出,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地区的人工智能市场,其支出预计超过亚太地区总支出的50%。这表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地位正日益凸显。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人工智能 +” 单独列为政策章节,强调将数字优势与制造业基础相结合,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同时,报告还特别提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 AI 终端设备等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全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生成式 AI 领域,中国市场的投资占比从2024年的18.9% 预计到2028年将增加到30.6%,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5%。生成式 AI 在各个行业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加速行业的自动化进程,并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比如,员工可以利用生成式 AI 快速撰写报告和优化工作任务,而开发人员则能够在生成式 AI 的帮助下优化开发流程,提升软件质量。
IDC 还指出,软件和信息服务、通讯与银行业是人工智能投资最多的三个行业,2028年这三者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9.8%、7.4% 与5.8%。这些行业借助生成式 AI 技术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提高了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中,智能基础设施调配成为最大的支出领域,占整个 AI 市场的四成。

IDC: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将突破1000亿美元

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最新预测,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规模将在2028年突破1000亿美元,展现出中国在全球AI市场中的加速布局和强劲增长潜力。以下是关键信息和分析:


核心数据与预测

  1. 投资规模
    • 2028年中国AI投资预计达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0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或超2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作为对比,2023年中国AI投资规模约为200亿-300亿美元,占全球AI总投资约20%-25%。
  2. 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中国“十四五”规划将AI列为前沿技术,地方政府通过资金补贴、算力基建(如“东数西算”)推动产业落地。
    • 行业需求:金融、制造、医疗、交通等领域加速AI应用(如智能客服、工业质检、药物研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激增。
    • 技术突破:大模型(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生成式AI(AIGC)及边缘AI的成熟推动商业化进程。
  3. 重点投资方向
    • 硬件层:AI芯片(如华为昇腾、寒武纪)、服务器、数据中心。
    • 软件层:算法框架、行业解决方案(如智慧城市、自动驾驶)。
    • 服务层:AIaaS(AI即服务)、数据标注、模型训练。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对比
    • 美国仍为全球AI投资第一大国(2023年约占全球50%),但中国在应用场景和数据规模上具备优势。
    • 欧盟、日韩等通过法规(如《AI法案》)和投资追赶,但增速不及中美。
  • 国内动态
    • 科技巨头: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持续加码大模型和云计算。
    • 初创企业:聚焦垂直领域(如医疗影像AI、农业AI),部分独角兽企业(如商汤、旷视)已上市。
    • 风险投资:2023年中国AI领域VC/PE融资超100亿美元,资本向AIGC、机器人等赛道集中。

挑战与风险

  1. 技术瓶颈:高端芯片(如GPU)受制于国际供应链,自主替代需时间。
  2.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合规成本上升。
  3. 商业化落地:部分企业仍处亏损阶段,需验证可持续盈利模式。

IDC的预测印证了中国AI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趋势。若保持当前增速,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AI技术及应用的领导者之一,但需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并平衡创新与监管。企业应关注垂直场景深耕国产化替代机遇全球化合作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