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原子发布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揭示未来智能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3-27 12:21:23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52 次
在3月26日举行的2025场景战略发布会上,魔法原子公司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并首次推出了具备端到端能力的 “原子万象大模型”。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公司的技术进步,还展现了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雄心壮志。
发布会中,魔法原子的总裁吴长征表示,未来将启动 “千景共创计划”,计划与1000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以推动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落地。根据吴长征的预测,到2025年,魔法原子预计将有400台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商业领域投入使用,进一步促进智能化发展。
此次推出的四足机器人同样引人注目,这种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灵活移动,适用于搜索救援、物流运输等多种场景。吴长征指出,四足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是提高人机协作效率,解决传统机器人的局限性,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原子万象大模型” 的发布意味着魔法原子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个模型具备强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能够处理各种复杂任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魔法原子希望通过这些新技术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智能化进程。对于这家新兴科技公司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发布,更是开启未来的智能革命之旅。

魔法原子(MagicLab)在2025年3月26日的“原子双生”场景战略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并发布端到端“原子万象大模型”,展现了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商业及社会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以下是核心亮点与战略解析:
一、产品与技术突破
- 人形机器人“小麦”
- 工业级能力:已在追觅科技工厂完成物料搬运、产品检测、点胶等任务,点胶工位效率提升数倍4。跑步速度达2m/s,适应多种地形,并报名参加机器人马拉松比赛。
- 商业服务:承担停车场疏导、汽车导购、餐厅服务、美发助理等角色,搭载自研灵巧手,可切换工具完成精细操作。
- 技术路线:从经典控制转向强化学习+模仿学习,采用“快慢双系统”架构(快系统响应环境变化,慢系统规划长期任务)。
- 四足机器人
- 情感交互:支持语音、视觉、触觉多模态交互,具备跳舞、空翻等动态技能,适用于家庭陪伴、商业导览。
- 社会公益:推出“光引001”项目,作为导盲犬替代方案,帮助视障人士导航、购物支付,践行“科技向善”。
- 原子万象大模型
- 融合视觉语言大模型与动作专家系统,通过百万级真实工业数据训练,实现环境理解与实时运动指令生成。
- 采用“双模协同”架构,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决策与场景适应能力。
二、商业化与生态布局
- 量产计划
- 2025年交付400台人形机器人,重点覆盖工业(家电制造)与商业服务场景。
- 目标2026年实现千台级量产,成本优势来自自研关节模组、灵巧手等核心部件。
- 千景共创计划
- 联合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落地应用场景,涵盖制造、零售、医疗等领域。
- 当前已在家电行业验证柔性产线适配性,未来拓展至更多垂直领域。
- 多机协同系统(MagicNet)
- 支持多机器人数据共享与任务调度,提升工厂协作效率,如3C产业中的产线切换。
三、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制造业变革:人形机器人推动产线柔性化,降低部署成本,MagicBot已在物料搬运、检测等环节替代人工。
- 社会服务创新:四足机器人在导盲、情感陪护等场景展现潜力,拓宽AI普惠边界。
- 技术竞争格局: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加速追赶,魔法原子通过“硬件自研+场景驱动”模式,与国际巨头形成差异化竞争。
挑战与思考:需平衡人机协作带来的劳动力结构调整,并持续优化机器人的安全性与伦理规范。
魔法原子的发布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其“真实场景驱动+数据闭环”的发展路径,或将成为全球AI具身智能演进的重要参考。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