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重新评估软件开发生态,因AI编程工具面临“适应性”质疑
发布时间:2025-09-24 18:04:06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9 次
在软件开发领域,生成式 AI 的应用起初被寄予厚望,但近日发布的一份来自贝恩公司的技术报告显示,这一领域的生产力提升效果并不显著。报告指出,尽管有三分之二的软件公司已经推出了生成式 AI 工具,但开发者的实际使用率却很低。使用这些 AI 助手的团队所报告的生产力提升也仅有10% 到15% 左右。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非营利研究机构模型评估与威胁研究(METR)的一项研究显示,AI 编程工具实际上使开发者的工作变慢。这是因为开发者需要花时间检查和修正 AI 生成的错误。因此,贝恩公司认为,节省下来的时间并未有效转化为更高价值的工作。
贝恩的报告指出,早期的 AI 应用主要集中在加速代码编写上,但写代码和测试代码通常只占整个开发过程的25% 到35%。因此,仅仅提高这一环节的效率并不足以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相反,生成式 AI 的真正价值可能在于跨越整个开发生命周期的应用,从需求发现到规划设计,再到测试、部署和维护等各个阶段。
目前,报告提到的一个新兴概念是 “自主 AI”。生成式 AI 过去多被视为智能助手,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自主 AI 将能够在最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管理开发过程中的多个步骤。贝恩公司举例说,Cognition 的 Devin 被宣传为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指令构建完整应用程序的 AI “软件工程师”。然而,先前的测试显示 Devin 在完成任务时表现不佳,仅成功完成20个任务中的3个。
此外,贝恩公司还指出,企业在采用生成式 AI 时面临多重障碍。首先,缺乏高层领导的明确方向使得项目容易陷入停滞。其次,一些工程师对 AI 持有不信任态度,担心其会削弱自己的工作价值。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推动员工改变工作方式是最困难的部分。
为了有效利用生成式 AI,贝恩公司建议企业需要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将 AI 无缝融入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只有在企业领导者制定明确目标并确保投资回报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从生成式 AI 中获益。
划重点:
🔍 生成式 AI 在软件开发领域的生产力提升效果有限,实际增益仅为10% 至15%。
🚧 AI 编程工具让开发者变慢,反而增加了检查和修正错误的时间。
📈 企业需彻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将 AI 无缝融入各个环节,以实现真正的生产力提升。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