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中国首例垂直大型隧道及地下空间模型公布,隧道建设智能升级

中国首例垂直大型隧道及地下空间模型公布,隧道建设智能升级

发布时间:2025-08-11 16:08:20 | 责任编辑:张毅 | 浏览量:7 次

【小编 报道】近日,由中国中铁隧道局的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我国首个面向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的垂直大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依托海量工程数据,旨在推动隧道建造行业的数智化转型。
该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该模型的核心技术体系是通用大模型调度中小模型,以驱动垂直领域的应用。它基于773条工程线路和 1200亿条工程建造数据,构建了一个覆盖隧道与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的“场景+AI”数智互馈赋能技术体系。
该模型集成了多项创新功能,包括:
隧道侠 AI 助手:一款人机交互式工具,提供行业科普、专业问答、标准查询、文本翻译以及施工方案和组织辅助编制等功能。
数智决策新范式:通过突破大模型对齐与微调技术,该模型研发了一系列知识与数据驱动的中小模型,实现了隧道设计 BIM 可视化、施工评估、装备选型、以及运维感知与解译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化决策。
目前,该垂直大模型已在多个国家重大工程中完成验证,包括高原铁路隧道、崇太长江隧道和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其应用成果实现了隧道建造的安全、优质、高效、绿色,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这款垂直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首例垂直大型隧道及地下空间模型公布,隧道建设智能升级

8 月 10 日,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了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先锋·隧道大模型”,标志着我国隧道建造正式进入“AI+”时代。

模型亮点

  • 数据规模:依托盾构/TBM 工程大数据中心,整合 773 条工程线路、1200 亿条工程建造数据,形成覆盖隧道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底座。

  • 技术架构:创新“通用大模型调度中小模型驱动”的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体系,实现贯穿设计、施工、运维全场景的 AI 数智互馈赋能。

  • 智能应用:同步推出“隧道侠 AI 助手”,提供行业科普、专业问答、标准查询、文本翻译、方案编制等功能,并在高原铁路隧道、崇太长江隧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等重大工程中完成验证,显著提升了预报精准度和施工效率。

行业意义

  • 破解痛点:解决隧道建造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标准不一、协同不足等难题,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决策转变。

  • 生态共建:同步成立“盾构/TBM 大数据挖掘共同体”,汇聚全产业链力量,共建共享数据底座,协同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国际竞争力:我国盾构机/TBM 全球市场占比已达 70%,此次大模型发布将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热门A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