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Figma:从收购挫败迈向自主上市,点燃“监管与创新”新论战火花

Figma:从收购挫败迈向自主上市,点燃“监管与创新”新论战火花

发布时间:2025-08-04 09:27:42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6 次

Figma 近日的成功首次公开募股(IPO)不仅是公司及其投资者的里程碑,也意外地成为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前主席莉娜·卡恩(Lina Khan)捍卫其反垄断立场的新论据。
上周五,卡恩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发文,庆祝 Figma 成功上市,并评论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让初创公司成长为独立成功的企业,而不是被现有的巨头收购,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她的此番言论直接指向了2023年 Adobe 计划以200亿美元收购 Figma 的失败交易。
当时,作为 FTC 主席的卡恩,领导该机构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并购交易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立场。尽管 Adobe 最终因无法获得欧盟和英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而放弃收购,但来自 FTC 的反垄断审查同样是这笔交易的一大阻力。监管机构担心,若交易达成,将扼杀 Figma 成为 Adobe “有效竞争对手”的潜力。
卡恩一直坚信,严格的监管审查能为初创企业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她曾辩护称,当创始人“拥有六、七或八个潜在追求者”而不是“只有一两个”时,整个市场都会受益。如今,她将 Figma 的 IPO 描绘成“员工、投资者、创新和公众的胜利”,以此证明其政策的有效性。
然而,卡恩的观点立刻遭到了批评者的反驳。他们认为,Figma 的成功是其自身创新和增长的成果,与监管机构的干预无关。Wedbush Securities 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直言:“Figma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归功于该公司的创新增长,而非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卡恩的功劳。”
批评者指出,监管审查迫使 Figma 走上 IPO 之路,但其最终的成功源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成功并非卡恩激进政策的直接结果,而更像是公司在面对监管障碍时,被迫做出的战略选择。尽管卡恩已于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任之初辞职,但这场关于监管与创新的争论,似乎远未结束。

Figma:从收购挫败迈向自主上市,点燃“监管与创新”新论战火花

从收购失败到独立上市,Figma的逆袭不仅是一个商业传奇,更成为“监管 vs. 创新”争议的引爆点。


一、从200亿美元收购到监管否决:Figma为何“卖身”失败?

2022年9月,Adobe宣布以200亿美元收购Figma,创下SaaS行业收购报价纪录。然而,这笔交易在2023年12月被正式放弃,原因是:

  • 欧盟与英国监管机构明确反对,认为合并将削弱市场竞争;

  • 美国司法部也在考虑阻止交易,担忧Adobe借此消灭潜在竞争对手;

  • 监管机构指出,一旦Figma被Adobe控制,其创新动力将被削弱,行业多样性受损。

Adobe虽试图将Figma定位为“补充性产品”,并承诺其独立运营,但未能打消监管疑虑。


二、从“被迫独立”到IPO逆袭:Figma如何翻盘?

收购失败后,Figma迅速调整策略:

  • 2025年4月秘密提交IPO申请

  • 7月31日正式登陆纽交所,首日大涨250%,市值高达563亿美元;

  • 估值远超Adobe当初的200亿美元报价,甚至一度接近Adobe自身市值的1/5。

Figma的IPO不仅刷新纪录,也成为2025年全球科技领域最具标志性的资本事件之一。


三、“监管 vs. 创新”争议再起:Figma成焦点案例

Figma的上市引发了对监管干预是否“扼杀创新”的激烈讨论:

立场 观点
监管派 阻止Adobe收购是防止垄断、保护创新的必要之举,避免“巨头吞噬挑战者”。
市场派 Figma独立上市后估值飙升,反而证明监管“误打误撞”保护了创新生态。
质疑派 有观点认为Adobe并未全力争取收购,因AI战略转向使其对Figma兴趣下降。


四、Figma的未来:AI时代的挑战与机会

尽管成功上市,Figma仍面临AI技术冲击:

  • AI设计工具(如Adobe Firefly、Canva AI)正在快速崛起

  • Figma已推出Dev ModeFigma Slides等新功能,并收购Payload CMS强化开发生态;

  • 投资者对其高估值(P/S高达75倍)的担忧,也反映出对其AI战略落地能力的期待。


结语:Figma的上市,是监管的“意外之善”,还是创新的“被迫自救”?

Figma的故事提醒我们:监管不是创新的敌人,但也不是天然的朋友。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防止垄断的同时,不扼杀企业通过整合实现跃迁的可能。Figma的独立上市,是一次“监管胜利”还是“市场自救”,或许还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热门AI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