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超大规模模型已突破1500项,持续领跑全球
发布时间:2025-07-28 09:02:20 | 责任编辑:张毅 | 浏览量:57 次
近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发布的大模型总数达到了3755个,其中中国企业贡献了1509个,稳居全球首位。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基础大模型领域的快速迭代,也显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子、原材料和消费品等领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6次报告,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层面取得了全面进展,相关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从用户的使用情况来看,截止到6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比例已达到80.9%。在产业层面,预计到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并且将连续多年保持20% 以上的增长率。
我国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多个场景中得到了深度融合,例如办公协作、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和内容创作等,构建了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同时,随着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许多高质量的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也开始加速走向国际市场,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
其中,DeepSeek 这一新兴应用在上线不足20天内便吸引了超过3000万的全球日活跃用户,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此外,我国在人工智能专利方面也表现突出,专利数量已占全球的60%,显示出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将继续扩大。
截至2025年7月27日,我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突破。此外,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超5100家,占全球超3.5万家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约15%,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覆盖基础底座、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共271家,中国占71家,占比约2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今年以来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新的技术路线蓄势待发,展现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初步形成了领军企业带动、独角兽崛起、专精特新生根、初创企业涌现的良好发展局面。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