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系列难民角色由联合国下属组织引入,以增强人们对难民议题的理解
发布时间:2025-07-14 10:41:18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7 次
据404Media报道,一家与联合国有关的研究机构创建了两个人工智能虚拟人物,旨在教育公众了解全球难民危机。
这项实验由联合国大学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个班级主导,这两个人工智能代理或虚拟人物分别是:阿米娜(Amina): 一位虚构的女性,她逃离苏丹并在乍得的难民营中生活。阿卜杜拉(Abdalla): 一位虚构的士兵,隶属于苏丹准军事部队快速支援部队。
根据设想,用户原本可以在实验网站上与阿米娜和阿卜杜拉进行对话,但据报道,周六下午尝试注册时,用户收到了错误消息。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兼联合国大学加拿大太平洋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多·阿尔布雷希特(Eduardo Albrecht)透露,他和他的学生“只是在玩弄这个概念”,这项实验并非作为联合国的官方解决方案提出。
一篇总结这项研究的论文指出,这些虚拟人物最终可能被用于“快速向捐赠者陈述案例”。然而,该论文也提到,许多与这些虚拟人物互动的研讨会参与者给出了负面评价,例如,他们认为难民“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善于为自己说话”。
联合国大学政策研究中心近期开展了一项实验,通过AI技术创造了两个虚拟角色——阿米娜(Amina,一个逃离苏丹并住在乍得难民营的虚构女性难民)和阿卜杜拉(Abdalla,一个虚构的苏丹准军事部队士兵),旨在教育公众并提升捐赠者对难民问题的理解。用户可通过实验网站与这些虚拟角色互动,但该项目也引发了争议,部分观点认为虚拟角色可能显得多余或不尊重,因为真实难民完全可以为自己发声。此外,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等机构也在探索人工智能在人道主义领域的应用,例如通过AI虚拟形象(如“annie fAIn”)来促进对难民问题的认知。这些尝试反映了联合国相关机构利用创新技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努力,但也引发了关于AI在人道主义领域应用伦理和技术可行性的讨论。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