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混元发布首例艺术级3D生成模型Hunyuan3D-PolyGen
发布时间:2025-07-08 09:24:00 | 责任编辑:张毅 | 浏览量:13 次
7月7日,腾讯混元3D团队宣布推出业界首个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通过自研高压缩率表征BPT技术与自回归网格生成框架,实现了上万面复杂几何模型的精准生成。该模型突破性解决了3D资产生成中布线质量差、面数过高、后期编辑难等核心痛点,将美术师建模效率提升超70%,相关能力已上线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并集成至多款游戏管线。
传统3D生成算法虽能快速构建几何模型,但生成的网格面数过高(常达数十万面)、布线杂乱无章,导致模型美观度不足且难以直接应用于游戏开发。腾讯混元3D-PolyGen采用“网格序列化-自回归建模-序列解码”三步框架,将网格顶点和面片转化为离散Token序列进行空间推理,结合自研的BPT(Blocked and Patchified Tokenization)高压缩率表征技术,使单个面的表征Token数量压缩74%,实现2万面以上复杂模型的稳定生成,细节表现力媲美专业美术师手工制作。
针对自回归生成稳定性低的难题,研发团队引入强化学习后训练框架,通过设计“稳定生成奖励”和“美术规范奖励”,将模型生成“优质结果”的概率提升40%以上。实验数据显示,相比业界SOTA方法,Hunyuan3D-PolyGen生成的模型布线规整度提升35%,细节丢失率降低60%,且支持三边面/四边面灵活切换,满足不同专业管线需求。
目前,该技术已在腾讯多款游戏中实现批量应用。以UGC游戏平台为例,美术师通过AI创作引擎可一键生成符合专业标准的3D资产,建模时间从平均8小时缩短至2.5小时,资产复用率提升50%。某开放世界游戏项目组反馈,引入Hunyuan3D-PolyGen后,场景道具的迭代周期压缩60%,且生成的模型可直接接入骨骼绑定、UV展开等后续流程,彻底打破“AI生成-人工重制”的恶性循环。
即日起,开发者可登录3d.hunyuan.tencent.com体验美术级3D生成服务,共同推动行业进入“AI驱动内容工业化”的新阶段。
2025年7月7日,腾讯混元正式发布了业界首个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以下是该模型的详细介绍:
核心功能与特点
-
高精度复杂几何模型生成:结合自研高压缩率表征BPT技术,可生成面数达上万面的复杂几何模型,布线精度更高,细节更丰富。
-
多面片支持:同时支持三边面和四边面,满足不同专业管线需求。
-
无缝集成与应用:生成的3D资产可无缝应用于UGC游戏资产生成,显著提升美术师建模效率。
-
多模态输入:支持文本、单图、多图生成3D模型,并兼容草图、3D人物生成等多样化创作需求。
-
强化学习优化:通过强化学习后训练框架提升生成稳定性,降低差错率。
技术原理
-
自回归网格生成框架:将顶点和面片转化为Token序列,通过空间推理生成Mesh结构。
-
高压缩率BPT技术:在压缩数据的同时保留模型细节,减小文件体积,方便后续编辑和应用。
-
两阶段生成流程:
-
几何生成:基于流扩散模型生成无纹理的几何模型。
-
纹理合成:通过多视图扩散生成方案,结合几何条件生成高分辨率纹理贴图。
-
创新点
-
美术级输出:首次将3D生成结果提升至专业美术制作标准,解决行业长期痛点。
-
解耦生成策略:将形状生成与纹理生成分离,降低技术复杂度,提升灵活性。
-
强化学习引导:通过奖励机制引导AI生成符合人类审美与专业规范的结果。
-
开源生态:模型权重、推理代码全开放,推动技术普惠与行业创新。
应用效果
目前,Hunyuan3D-PolyGen的能力已上线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并集成到腾讯多个游戏管线,助力美术师建模效率提升超70%。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