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加入小红书,AI大模型由流量争夺战转为内容精耕细作
发布时间:2025-05-12 15:21:54 | 责任编辑:吴昊 | 浏览量:8 次
近日,月之暗面旗下大模型产品 Kimi 宣布与小红书达成最新合作,在“小红书·Kimi智能助手”账号中上线对话入口,用户可通过跳转进入对话界面,并一键生成笔记。然而,“硅基研究室”实测发现,该入口目前仅作为轻量化的访问渠道存在,与小红书平台其他入口尚未形成深入整合。
早在2024年,小红书就已参与Kimi母公司10亿美元A轮融资,双方曾联合推出“AI新手村”活动。此次上线入口,被视为Kimi在流量焦虑下的又一次落地尝试。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Kimi投流预算收缩至1.5亿元,仅为上季度的约1/3,标志着其从“买量驱动”转向“内容+社区”策略转型。
Kimi近来动作频频,除了与小红书合作,还与财新传媒合作引入财经数据,探索模型可信答复方向。此次再次触达内容社区平台,也表明月之暗面正寻求通过社交关系增强用户黏性。然而,Kimi在小红书目前的功能和入口仍显谨慎,双方是否会进一步打通产品生态,仍有待观察。
以下是关于“Kimi入驻小红书,AI大模型从‘投流大战’转向内容深耕”的相关内容:
Kimi入驻小红书
-
合作情况: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与小红书达成合作,在“小红书·Kimi智能助手”账号中上线了对话入口,用户可以通过跳转进入对话界面,并一键生成笔记。
-
功能现状:目前该入口仅作为轻量化的访问渠道存在,与小红书平台其他入口尚未形成深入整合。
-
合作意义:此次合作被视为Kimi在流量焦虑下的一次落地尝试,也表明月之暗面正寻求通过社交关系增强用户黏性。
AI大模型从“投流大战”转向内容深耕
-
投流预算收缩:2025年第一季度,Kimi的投流预算收缩至1.5亿元,仅为上季度的约1/3,这标志着其从“买量驱动”转向“内容+社区”策略转型。
-
原因分析:
-
流量成本与竞争:在巨头下场后,买量失去了持续的必要性,且Kimi本身不具备像大厂那样砸钱买量的实力。2025年第一季度,科技大公司与明星初创公司花在AI产品投流上的费用合计约18.4亿元,而Kimi的投流规模仅为1.5亿元。
-
用户留存与商业化:Kimi内部越来越关注用户留存率和商业化变现,纯工具型AI助手存在用户粘性不足、商业化潜力受限的问题,而内容社区在这方面具有更多可能性。
-
技术与市场压力:Kimi在技术上虽有亮点,但难以对其他竞争对手发起挑战,且面临大厂的竞争压力,需要寻找新的突破方向。
-
-
内容深耕的探索:Kimi借鉴了包括推特、小红书、知乎等多种信息流内容形态,其最终形态更偏向于一个基于内容的社交媒体。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