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Waymo 目标在2026年新增两千辆自动驾驶车辆,引领未来交通革新体验

Waymo 目标在2026年新增两千辆自动驾驶车辆,引领未来交通革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5-05-06 11:47:05 | 责任编辑:张毅 | 浏览量:2 次

在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Waymo 近日宣布了一项激动人心的扩张计划。该公司表示,最近已完成最后一批捷豹 I-Pace SUV 的交付,这些车辆将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进行传感器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改造,加入其机器人出租车车队。
根据 Waymo 的最新消息,目前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等主要市场中,已有1500辆捷豹 I-Pace 投入运营。Waymo 计划到2026年再增加2000辆机器人出租车,使车队总规模达到3500辆。随着这些新车的加入,Waymo 近期已实现每周平均250,000次付费乘客出行,显示出其业务的快速增长。
Waymo 通常不愿公开车队规模,因此这次发布的信息提供了罕见的视角,让公众得以了解该公司目前的运营情况。Waymo 的扩张计划也与其在2026年计划在亚特兰大、迈阿密和华盛顿特区等城市推出服务的目标相吻合。
自2023年退役克莱斯勒 Pacific 小型货车后,捷豹 I-Pace 已成为 Waymo 的主要车型。尽管公司曾预期将运营20,000辆 I-Pace,但目前的实际数量远未达到这一目标。与此同时,Waymo 还在测试现代 Ioniq5和全电动 Zeekr RT 小型货车,但尚未确定这两款新车型何时将加入车队。
Waymo 与汽车工程公司麦格纳国际合作,在亚利桑那州梅萨的239,000平方英尺的工厂组装这些机器人出租车。最终批次的捷豹 I-Pace 将在该工厂进行组装,并预计将持续到明年。2026年,Waymo 还将开始研发第六代 “Waymo Driver”,并计划在 Zeekr RT 上推出。
这款新型机器人出租车的设计工作在瑞典进行,改编自吉利的全电动五门 Zeekr,随后将被运送至亚利桑那州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安装。Waymo 的目标是,当工厂达到满负荷运营时,能够每年生产数万辆机器人出租车。
此外,Waymo 还在装配线末端增加了新的乘客验证和调试流程,以确保每辆车在出厂后能够立即投入使用。每辆车在出厂后将能在30分钟内准备好接受乘客。
随着特斯拉计划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推出自己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Waymo 此时公开其扩张计划也显得尤为重要。此外,Waymo 最近与丰田建立了合作关系,探索向客户销售自动驾驶汽车的可能性。
划重点:
🌟 Waymo 计划到2026年增加2000辆机器人出租车,车队总规模将达到3500辆。
🚖 当前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等市场中,已有1500辆捷豹 I-Pace 投入运营。
🏭 Waymo 将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组装机器人出租车,并计划每年生产数万辆新车。

Waymo 目标在2026年新增两千辆自动驾驶车辆,引领未来交通革新体验

Waymo 计划到 2026 年将其机器人出租车车队增加 2000 辆,使总规模达到 3500 辆。这一扩张计划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自动驾驶出行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用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未来出行体验。

扩张背景

Waymo 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先驱,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Waymo One 已在美国多个城市运营,包括凤凰城、洛杉矶、旧金山湾区和奥斯汀。目前,Waymo 每周提供超过 25 万次付费出行服务,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服务范围。

新增车辆与合作

Waymo 的新增车辆将包括现有的捷豹 I-Pace SUV,以及未来可能引入的现代 Ioniq 5 和极氪 RT 等车型。此外,Waymo 与汽车工程公司麦格纳国际合作,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进行车辆改装,确保车辆配备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传感器。

新市场与服务

到 2026 年,Waymo 计划将服务扩展到更多城市,包括华盛顿特区、迈阿密和亚特兰大。华盛顿特区将成为 Waymo 在美国东海岸的第一个运营城市,这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还可能为其他东海岸城市的自动驾驶法规设定先例。

技术与体验

Waymo 的机器人出租车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决策。其自动驾驶系统经过多次迭代,第六代“Waymo Driver”将在未来推出,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未来展望

Waymo 的扩张计划不仅有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还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和服务范围的扩展,Waymo 有望为更多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且环保的出行选择。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