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AI生成内容(AIGC)的版权归属如何判定(如AI绘画作品)?

AI生成内容(AIGC)的版权归属如何判定(如AI绘画作品)?

发布时间:2025-04-16 14:16:16 | 责任编辑:字母汇 | 浏览量:11 次

AI生成内容(AIGC)的版权归属判定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法律问题。根据最新的司法实践和相关案例,以下是关于AIGC版权归属的主要判定标准和原则:

1. 独创性是核心判断标准

AIGC是否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了人类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具体而言:

  • 人类智力投入的可识别性:用户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输入提示词、调整参数、修改生成结果等方式,体现出个性化的选择和审美判断。例如,在“春风送来了温柔”案中,法院认定用户通过设计提示词和调整参数生成的图像体现了其审美判断和个性表达,满足独创性要求。

  • 创作空间的界定:当AI工具仅执行机械性任务时,其产出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而当用户通过提示词和参数设定赋予AI生成过程创作性选择时,则符合独创性要求。

2. 著作权归属:使用者优先原则

在确认AIGC作品具有可版权性后,其著作权通常归属于实际使用AI进行创作的人。例如:

  •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的“AI文生图”著作权案中,法院认定使用AI生成图片的用户享有该图片的著作权,因为用户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了实质性智力作用。

  •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案中,法院同样认定用户对AI生成图片享有著作权,因为用户通过提示词设计和参数调整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智力投入。

3. AI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

根据现行法律,AI本身不能成为著作权法上的“作者”。著作权归属于投入智力劳动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AI在创作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工具属性,而非创作主体。

4. 用户协议的重要性

AI软件的用户协议在判定版权归属时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某些案件中,法院会审查用户协议,确认用户对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

5. 立法与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的《著作权法》尚未对AIGC的版权归属作出明确的细化规定,但司法实践已经提供了一些参考标准。未来,立法可能进一步明确AIGC作品独创性的判断标准,并细化相关版权规则。

总结

AIGC的版权归属判定主要依据人类在创作过程中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在现有法律框架下,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通常归属于实际使用者,前提是使用者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了实质性智力贡献。AI本身不具有法律主体资格,仅作为创作工具存在。

©️版权声明:
本网站(https://aigc.izzi.cn)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最新Ai信息

最新Ai工具

发表回复